“我的孩子,我对芙宁娜殿下的虔诚非常感动,那她到底打算怎样光复罗马?”
当教皇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夏露心里就知道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。-精′武/晓`说-徃* ¢追`罪-薪!蟑,洁·
因为,如果教皇没心动的话,那就根本不会问这些细节问题。
而在这种重大问题上,她绝对不能说错一句话,因为这关系到她事业的成败,甚至未来史书上的形象。
于是,夏露拿出了有生以来最认真的态度,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对话当中。
“芙宁娜殿下虽然有为主献身的满腔热情,但是她也知道,光靠帕尔马公国的实力,肯定是不足以荡平异端的,所以,她决心向父皇借兵,让法国派出远征军,尽快荡平逆贼!”
教皇眼中的光彩这下越发浓烈了。
他知道,眼下的困局已经濒临绝境,除了“法国出兵”之外,其他什么都可以被视作忽悠。
而芙宁娜,也许是此刻整个意大利当中,最有资格从法国“摇人”的人。
有鉴于此,对教皇来说,和芙宁娜殿下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选择,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选择。
但即使如此,作为教皇,他也不可能轻率地做出决定,因为现在这种情势下,他如果再犯大错的话,那教廷真的就要万劫不复了。
“她的把握大吗?”教皇脱口而出。
很快,他又发现自己这么说好像显得不信任芙宁娜,于是就立刻为自己找补,“我的意思是,我听说法国之前好像也陷入了动乱,可能已经自顾不暇,法兰西皇帝陛下,真的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女儿的召唤而出兵吗?”
对于教皇的顾虑,夏露早就已经在预料当中了,所以她马上也说出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说辞。
“首先,对于法国国内的局势请您放心,在我离开法国的时候,巴黎的动乱已经被平定了,事实上,我自己就是参与平乱的一员,并且因此荣幸地得到了陛下的嘉奖。至于您后面的顾虑,固然,皇帝陛下不可能因为女儿一句话就出兵,他就算再宠溺女儿,也不会拿国事当做儿戏,但是,您也要看到,在法国,除了乱民之外,一直都还有许多忠诚的天主教徒,他们本就已经对乱民恨得咬牙切齿了,如今看到罗马落难,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?
他们的呼声,即使陛下也不可能无视,而在这种情势下,芙宁娜殿下的求援,势必也将成为一枚决定性的砝码。^精~武.晓?说*网· ·已!发_布¢蕞`新-章*洁`”
夏露的说辞,说得教皇暗暗点头。
没错,在经历了动摇国本的动乱之后,波拿巴皇朝不可能再容忍共和派和革命党分子了,那么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,它势必会更加右倾,依靠右翼势力(也就是贵族、教权主义者和君主派)的支持,而在这种情况下,天主教徒们的能量势必会进一步加强。
反过来说,为了满足这些天主教徒的情绪,皇帝也有动机来出兵匡扶教廷。
因为波旁王家正统派的关系,波拿巴皇室和教权主义者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,两边既利用又互相提防,而一旦皇帝站出来匡扶教廷,那就意味着两边的藩篱也就此打破。
政治归根结底就是要讲究情绪价值的,哪怕所有人都知道皇帝“匡扶教廷”是作秀,但是只要皇帝这么做了,他就会得到很大一部分国民的欢呼,而他也一下子就可以得到和当年圣路易那样的威望。
他完全有动机这么干!
一想到这里,教皇的心里就已经如同波涛汹涌了。
芙宁娜既重要又不重要,但她可以带一个好头,如果法国国内的舆论看到长公主殿下都在坚决要求出兵的话,那些人一定会蜂拥而上大肆鼓噪,进一步推动民意的。
不过,教皇终究是教皇,在教廷内几十年“宫斗”的胜出者,即使在这个已经动摇的时候,他在表面上却还是做出了一副镇定平静的样子。
“我已经感受到了公主殿下的虔诚了,她真是令人敬佩!上帝保佑了她,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注定伟大的邦君。那么,公主殿下还想要得到什么呢?”
既然到了讨价还价的阶段,那么也就意味着,教皇真的已经心动了,他只是想要试探下芙宁娜这边的出价而已。
而夏露名义上是芙宁娜的使者,但其实完全可以替芙宁娜做出决定。
她也一点也客气,开始说出自己的条件。
“首先,如果罗马光复,那教廷就要为公主殿下举行一场规格盛大的入城式,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