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氏凑近她,压低声音,“就是镇上那些地痞流氓跟咱们这些做小买卖的穷苦百姓收的保护费,一个月六十文钱,平常也时不时就会来这里转悠,谁要是没交头钱,这买卖就做不成了。*搜!搜¨小~说?网¢ _无-错.内.容?”
知夏了然,原来哪里都逃不脱交保护费的规定。
六十文虽不算多,可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。
“难怪昨天人比平时少。”
“可不是?”崔氏望着她说,“每个月初五人都少,除非是那些靠做小买卖营生的人,未免这些混混找麻烦,会心甘情愿的交六十文,咱们这些散户就得碰运气了,不过只要看到人来就收摊走,基本也不会将咱们怎么样。”
知夏松了口气。
“那还好。”
刚才她还担心那些混混会时不时过来找麻烦砸摊子呢。
砸摊子事小,她和五福年纪都不大,可受不住那些人的拳脚。
知夏刚放下桶,有个大娘从这边过时停下了脚步,指着他们桶里的鱼问,“小姑娘,这鱼怎么卖的?”
“小鲫鱼五文,大点儿的八文,鳊鱼十八文,鳜鱼三十文。”知夏一口气将价钱说了出来。
那大娘稍作犹豫,还是蹲下身来。
“挑一条回去熬汤给我孙子补身体,他都好久没沾过荤腥了。=@)完°3*本±?&神{站¨?° .)%首D发?”
知夏看了眼那大娘的穿着,转而捞了条大一些的鲫鱼,“大一些的肉多,也没那么难挑刺,大娘要不选这条吧?”
要不是看她穿着普通,给孩子吃的东西她就推荐鳜鱼了。
小时娘便经常给她做清蒸鳜鱼,刺少,肉质鲜嫩肥美,可好吃了。
那大娘见小姑娘是个实诚人,便开始掏钱袋子。
“行,那就这条了。”
知夏又从背篓里捧出茅草菌,“这个茅草菌大娘要不要带点回去?炖在鱼汤里可好吃了,大人小孩都能尝个鲜,不过只有这一些了,您要的话,跟鱼一起给我十文钱就好。”
大娘见不贵,便多付了两个铜板一起买走了。
第一条鱼卖出之后,知夏望向五福,“哥,你要不背着蕨菜去金杯楼瞧瞧?万一他们还收的话,也好过咱们一首在这里摆着。”
老街卖鱼的小摊贩不算多,卖蔬菜的却非常多。
蕨菜在老街卖不起价不说,这么小半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。
五福一想,将背篓重新背上,“行,那你小心些,就算鱼卖完了也别乱跑,就在这里等我,我会尽快回来。”
知夏忙点头。+微^趣+小~说- ?最`新-章+节*更/新*快*
“放心吧,还有崔婆婆在旁边陪着我呢。”
一旁的崔氏笑着说,“你快去快回,这么一小会的功夫不会有事的。”
五福知道旁边的崔婆婆是好人,点了点头,快步往新街去了。
知夏和崔氏聊了两句就开始叫卖,鱼是今早抓的,抓了之后就首接带到镇上来了,到现在还是生龙活虎的。
因着卖相好,销路也不错,卖鱼的小姑娘又能说会道的,五福回到摊位的时候,桶里只剩下两条小鲫鱼。
那条鳜鱼是被一个大户人家的采买婆子买走的。
知夏也仗义,不仅卖自己桶里的鱼,还会顺带给旁边的崔氏介绍生意,两篮子鸭蛋,也只剩大半篮了。
见五福回来,知夏忙问,“哥,金杯楼那边怎么说?”
五福面上带着喜悦,他将背篓放下,“李大厨将蕨菜收了,还说咱们往后要是再弄到什么野味,也可一并给他送过去。”
知夏点头,这样的话,也算是初步跟金杯楼打下了关系。
往后再有什么,还可以往那边送。
她笑望着旁边的崔氏。
“崔婆婆,我们今天恐怕会比你先收摊了。”
崔氏笑的一脸慈祥,“不碍事,鸭蛋放个几天也不要紧,实在卖不完我就过两天再来。”
话音落下,忽见不远处引起了轰动,不少小摊贩收起东西就开始跑。
崔氏起身往那头望了眼,忙弓着腰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,还不忘提醒一旁的五福和知夏。
“快!快收摊!收头钱的那帮人来了。”
五福一听,率先将背篓背上,提着桶牵起知夏的手腕就要走,却突然被人叫住。
“林知夏,林五福,你们跑什么?”
听见熟悉的声音,知夏停住脚步回头望去,陈不凡正领着几个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