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大明: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> 第 36章 生辰(1)

第 36章 生辰(1)

大元至正二十五年(公元 1365年)十月 二十一日,应天府吴王府内张灯结彩。+x,s,a+n?y*e?w?u`._c¢o\m*朱元璋素日里的生日活动多偏简朴,侧重实用,然马秀英因次子朱槿归府,心中大喜,执意要为朱元璋的三十八岁寿诞操办一番。朱元璋拗不过妻子,便默许了这份心意——所谓“大为操办”,不过是将王府檐角挂满赤色灯笼,廊下添几盆金菊,饭桌上的菜肴比平日多了清蒸鲥鱼、八宝烧鸭等几道荤腥罢了。

府内摆了十余桌宴席:主桌之上,朱元璋与马秀英并肩而坐,徐达捋着短须夹菜,常遇春挽着袖口豪饮,李善长与刘基低声交谈;第二桌传来孩童笑闹声,朱标正替幼弟朱棣擦拭嘴角糖霜,朱镜静捧着桂花糕晃着小脚;其余席位上,留驻应天的将领们撸袖碰杯,文臣们则端着酒盏含笑观望,整个王府沸反盈天,热络非凡。

酒过三巡,正逢庖人捧上寿桃羹时,忽有传令兵跌跌撞撞扑进堂前,膝盖沾满泥点,扯开嗓子禀道:“启禀吴王!前线八百里加急战报。”

“肯定是有好消息了,快!给咱说说!”朱元璋大声说道。

“回禀吴王!邓俞将军率前锋破高邮城,傅友德将军夜袭淮安府,李文忠将军横扫濠州!淮东七十二县己插满咱们的‘明’字大旗,张士诚的江北据点全数拔除!”

朱元璋听闻拍案而起,震得碗碟相撞有声,连鬓角的白发都因激动而微颤:“好!好个淮东大捷!当年张士诚在高邮城羞辱咱,今日总算连本带利讨回来了!”他转身望向朱槿,目光灼灼如炬,“槿儿啊,你改良的火铳阵果然厉害,咱前几日就听说在淮安城下,咱们的弟兄用连环火铳齐射,把张士诚的骑兵吓得调头就跑!”

马秀英忙递上茶盏,眼底泛起骄傲:“快坐下歇着,看你高兴得连胡子都翘起来了。′r`a?x~s_w_.¢c!o-m,”朱元璋却充耳不闻,伸手拽过徐达的胳膊首晃:“天德啊,你说咱是不是该提前动手?再给我们三个月,到时候咱的红夷大炮也能制作出不少了。咱就率水师首取平江,让张士诚那老小子尝尝咱们火炮的滋味!”

满座轰然叫好,常遇春拍着桌子吼道:“末将请命做先锋!咱要带着火铳营轰开平江城头的箭楼!”刘基抚掌笑道:“昔年韩信暗度陈仓,今日我军却凭火器快马,当真是‘兵贵神速’啊!”

此时李善长举杯起身,朝朱槿遥遥一揖:“二公子此役功不可没。火铳甲胄让我军如虎添翼,新练的鸳鸯阵又破了张士诚的刀盾兵,这等奇才,真是上天赐给吴王的福分!”话未落,席间文臣武将纷纷起身,七嘴八舌地夸赞起来——

“末将在淮安亲眼所见,火铳营三轮齐射,敌兵就溃了阵!”

“听说二公子还改良了火药配比,那硝烟比陈友谅的投石机还呛人!”

“咱老粗不懂别的,就知道跟着二公子打仗,心里踏实!”

朱槿耳根发烫,忙起身回礼,却被朱元璋按回座位。老朱拍着他肩膀哈哈大笑:“别光顾着夸,等破了平江,咱要在应天城头摆火铳展,让全天下都知道,咱朱家的小子既能读圣贤书,又能造杀人器!”

说罢端起酒盏,“来,为淮东大捷,为早日平定江南,干!”

众人正沉浸在淮东大捷的喜悦中,马秀英笑意盈盈地看向孩子们那一桌,轻声说道:“今儿是你们父亲的生辰,孩子们,可都准备好给父亲的寿礼啦?”这话一落,原本喧闹的宴席瞬间安静了些,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朱元璋的子女们。·珊-芭~墈\书*徃· ^嶵′薪,蟑′节.埂′欣.筷_

朱标率先起身,他身姿挺拔,带着几分儒雅,双手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,稳步走到朱元璋面前,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,说道:“父亲,孩儿为您抄录了一部《大学衍义》。

这书讲的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,孩儿想着,父亲每日操劳国事,闲暇时翻阅一二,或许能有所得。抄录之时,孩儿也反复研读,越发觉得其中深意无穷,愿与父亲一同领会。”

朱元璋接过木盒,轻轻打开,看着那工整小楷抄写的书卷,眼中满是欣慰,抬手摸了摸朱标的头,笑道:“标儿有心了,这书抄得好,往后你也得常以书中道理自省。”

这时,老三朱樉大步走上前,他透着一股英气,怀里抱着一副崭新的弓箭,递到朱元璋面前,声音洪亮地说:“父亲,这是孩儿亲手制作的弓箭。孩儿知道父亲早年征战,弓马娴熟,这寿辰之际,孩儿也没别的能拿得出手,便想着做副好弓给父亲。这弓的材质选的是上等的桑木,弓弦也是精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